海南省率先完成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履約率100%的省份
近日,海南省納入全國首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7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順利完成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履約率100%的省份
碳排放權交易是以碳排放配額或溫室氣體減排信用為標的物所進行的市場交易,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特定范圍內合理分配減排資源,降低溫室氣體減排的成本。根據履約要求,重點排放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限內清繳與上年度排放量相等的碳排放配額或減排量。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納入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共2000余家,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已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工作,以市場減排機制引導行業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成立工作專班,嚴格落實全國碳市場建設相關工作要求:
一是扎實做好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全省擬納入國家碳市場的近30家重點企業2013-2020年度的碳核查工作,涵蓋電力、石化、水泥、造紙、航空、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充分掌握了歷史排放趨勢與碳排放強度,為企業順利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提供了數據保障。
二是不斷提高重點排放單位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能力。圍繞企業參與碳交易的“難點、堵點”問題,省生態環境廳積極對接全國碳市場主管部門,主動了解最新政策要求,組織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等技術單位從配額分配、數據核查、交易規則、履約要求等方面幫助企業系統梳理工作流程與注意事項,建立起常態化的碳交易政策與技術溝通機制。
三是鼓勵重點排放單位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創新實踐。結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要求,充分發揮海南自貿港的制度優勢與資源稟賦,支持國家能源集團樂東電廠開展碳排放實時監測;引導電力、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開展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鼓勵企業探索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與碳金融創新。
?綠色是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我省將牢記“國之大者”,持之以恒做好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充分發揮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減排效應,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踐行國家“雙碳”目標和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做出海南應有貢獻。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