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最大限度減少工業源排放
工業企業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揚塵污染管控仍有短板、監管處罰力度不夠大……1月21日,在今年首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視頻調度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措辭嚴厲地通報了近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部分城市已先后經歷幾次持續污染天氣過程。1月6日-9日,全區出現今年首次持續污染天氣過程,吳忠、石嘴山、銀川、中衛等地先后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三級應急響應。近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各地又出現污染天氣過程。數據顯示,今年前20天,全區地級城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僅為63%,同比減少3天;PM2.5平均濃度為70μg/m3,同比上升59.1%;PM10平均濃度為109μg/m3,同比下降25.3%。共發生了9個重污染天,重污染天數比例達0.5%,對完成全年重污染天氣消除目標帶來巨大壓力。
通報指出,1月4日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各地市接連出現持續輕度以上污染天氣,部分時段出現中度及以上污染,顆粒物濃度居高不下。而銀川市、中衛市在1月7日重污染天氣當天才啟動黃色預警。
部分地市重污染天氣應對基礎工作不扎實,對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重視不夠,未能針對火電、石化、化工、冶金等重點行業企業采取差異化減排措施。如銀川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未更新,仍沿用2020年的清單;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部分企業未按照技術指南要求填報減排清單。同時,各地在執法監管上普遍存在監督檢查多、發現問題少的情況。
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要求,各市縣進一步監督企業落實減排措施,加大對廢氣重點排污單位的檢查頻次,嚴格監督企業落實錯峰生產、減產限產等措施,督促企業加強廢氣治理設施運行保障,杜絕因設備故障、非正常工況等原因引起的污染物超標排放現象,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最大限度減少工業源排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