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安康市守護青山綠水全力以赴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近年來,陜西省安康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總目標,始終聚焦秦嶺山和漢江水保護兩個重點,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力以赴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狠抓源頭管控。強化秦嶺規劃環評監管,將“三線一單”硬約束作為綜合決策的前提條件,抓結構、調布局。嚴格項目環境準入,優先避讓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敏感區域,加強“兩高”項目環境準入管控,嚴守秦嶺生態環境質量底線。建立重點項目臺賬,暢通環評審批“綠色通道”,提前介入指導解決項目選址選線、環保措施制度落實等方面問題,充分發揮生態環境源頭預防作用,助推秦嶺區域高質量保護。
突出重點治理。順利完成秦嶺區域縣級及以上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和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秦嶺規劃區省控水站建成投用,水質監測網絡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以白河縣硫鐵礦污染治理為重點的涉金屬礦產開發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大氣污染防控持續加強,“散亂污”企業和揚塵污染排查整治成效明顯,2020年安康市首次進入國家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2021年1月~10月,城市水環境和中心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排名全省前列。
推進聯合執法。先后圍繞石煤礦、有主礦山、工礦企業和秦嶺“五亂”問題等組織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初步摸清了生態環境家底,建立了問題清單,整改整治工作有條不紊推進。2021年重點圍繞涉秦嶺縣區排污許可制度執行情況、中央和陜西省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交辦問題、“綠盾”反饋問題、“亂排濫放”問題以及群眾反復投訴問題整改情況,集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推動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執法合力逐步形成,震懾效果日益增強。
強化制度建設。出臺印發《安康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進一步厘清壓實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建立“白、黃、紅”三色督辦單制度和“宣傳教育、吹哨報到、協調反饋、督查督辦、問題線索移交”五項工作機制,強化跟蹤督辦,推進工作落實。建立秦嶺生態環境聯合執法制度,秦嶺執法檢查步入規范化軌道。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配套印發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信息管理規定、行政執法信息公示辦法等系列制度,實行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不斷優化執法方式,提高環境監管效能。
經過不懈努力,安康生態環境局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城市水環境質量連續3年保持全省第一、空氣質量始終排在全省第一方陣。嵐皋、石泉兩縣成功躋身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行列,鎮坪、平利兩縣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市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共榮獲四張“國字號”名片,躋身全省前列。自2019年陜西省委、省政府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以來,安康市連續兩年榮獲優秀等級。
相關文章: